第279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

作品:大魏宫廷|作者:贱宗首席弟子|分类:体育|更新:2018-05-25 23:35:39|字数:15090字

“赵宣……果真率军撤离了?为何?”他忍不住问道。

乐成闻言也不瞒着韩徐,解释道:“似乎是秦国背弃了与魏国的盟约,对魏国不宣而战,是故赵宣率领北一军前往支援河东。”

“秦国进攻魏国?这是为何?”阳邑侯韩徐惊讶地问道。

“还能是什么?”乐成撇了撇嘴,轻笑说道:“赵疆、韶虎、庞焕那帮人,去年就打下了蓟城,你猜他们下一步会去何处?”

“齐国?”阳邑侯韩徐在稍微思忖了一下后说道。

“不止齐国,还有鲁国。”乐成闻言笑着说道:“魏军南下,齐鲁两国必先求自保,哪里还顾得上攻伐魏国?介时诸国联军崩离溃散,纵使不被魏国趁机反攻,也很难再有什么作为……中原诸国,已阻挡不了魏国,你说秦国得知此事后,是否会心中不安呢?”

“这倒也是……”阳邑侯韩徐恍然地点点头。

“不过这与你我无关。”乐成拉着阳邑侯韩徐的手,笑着说道:“我已命人在府里备好酒水,今日趁此机会,需饮得尽心。”

阳邑侯韩徐微微点了点头。

片刻之后,乐成便领着韩徐来到了城内的城守府,待二人在偏厅就坐之后,乐成吩咐府上的下人送上酒菜。

待酒过三巡后,阳邑侯韩徐终于忍不住询问乐成道:“乐成大人,你跟韩某透个底,你当真是投效魏国了?还是说,是虚与委蛇,等待时机?”

乐成端着酒盏表情古怪地看了一眼韩徐,轻笑说道:“大王病故、厘侯自刎,蓟城的张开地、韩奎等人,亦臣服了魏国,拥立了新君……我等待什么时机?”

阳邑侯韩徐闻言长长叹了口气,他此时方才认定,眼前这位北原十豪,确确实实已投靠了魏国。

可能是见已说到这个话题,乐成趁机劝说韩徐道:“韩徐大人,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,魏国称霸中原已成定居,非是人力所能抗拒,你何不顺应大势呢?……魏国的桓王赵宣在离开前曾对我说,只要你愿意投效魏国,他自会叫姜鄙将阳邑拱手奉还……”

韩徐闻言嗤笑一声,摇摇头说道:“少拿这个诓我,我入城时见城上尚有我大韩的旗帜,便知魏国暂时并不打算吞并我国,无论我是否投效魏国,待过些时日,魏军还是会将阳邑奉还,这有什么区别?”

“区别大了。”乐成摇了摇头,淡淡说道:“你的爵位与封邑,受制于蓟城,而蓟城受制于魏国,就如你所言,魏国暂时还未打算吞并大韩,可过些年呢?……待等时机成熟,魏国会放过这块已到嘴边的肥肉么?介时,依然还是韩国将领的你,是否还能在魏国留有一席之地,保住你的爵位与封邑呢?”

“……”阳邑侯韩徐哑口无言。

见此,乐成端起酒壶替韩徐斟满了酒,压低声音劝道:“反正都是迟早的事,何必因为瞻前顾后,错失了良机?”

阳邑侯韩徐微微点了点头,忽然,他询问乐成道:“招揽韩某,是那赵宣的意思吧?为何你如此上心?他许诺了你什么好处么?”

“非也。”乐成摇了摇头说道:“虽说投靠魏国乃无奈之举,但你我未必不能在魏国出人头地……但作为降将,终归有诸般不便,因此我希望能有个相互照应的人。你我在太原共事多年,舍你其谁?”

“原来如此。”阳邑侯韩徐恍然大悟。

他点点头说道:“让我考虑考虑。”

说罢,他便不再说话,只是一杯一杯地灌着酒水,在心中权衡着利弊。

见此,乐成也不逼迫,因为他知道韩徐其实已经动摇,过不了几日,他就能派人向桓王赵宣送递「韩徐降服」的好消息。

桓王赵宣越赏识他的能力,他在晋阳这边就越发稳固,再加上日后还有阳邑侯韩徐在旁协助,他乐成未必不能成为魏国的一地郡守。

而与此同时,雁门守李睦已率领三千步骑,来到了河阳邑,却发现阳邑侯韩徐并不在城内,而是在前几日前往了晋阳。

李睦当即皱起了眉头。

虽然他已经得知桓王赵宣率领北一军撤离太原郡,但在他看来,晋阳尚且属于被魏军攻占的城池,阳邑侯韩徐此时前往晋阳,这可不是什么好预兆。

“走!前往晋阳!”

在思忖了片刻后,李睦亦下令前往晋阳。

此后几日,李睦率领那三千步骑前往晋阳,而乐成与韩徐二人,则每日在晋阳城内喝酒闲聊。

此时的韩徐,基本上已被乐成说服。

这一日,就当乐成与韩徐在城内喝酒时,忽然有士卒前来禀报道:“两位将军,城北发现雁门军的踪迹。”

听闻此言,乐成与韩徐心中皆是一愣,遂立刻结伴来到城北的城楼上,眺望城外。

果不其然,只见在距离城池大概两三里的地方,确实伫立着一支军队,目前两三千人左右,不知意欲为何。

“李睦的雁门军?此时雁门军来我太原做什么?”

韩徐有些不解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
先看到这(加入书签) | 推荐本书 | 我的书架

如果您喜欢,请把《大魏宫廷》,方便以后阅读大魏宫廷第279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后的更新连载!
如果你对大魏宫廷第279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并对大魏宫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,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