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0章 董卓西迁·火烧洛阳

作品:穿越之赵云传|作者:九龙玄宫塔道的老曾|分类:历史|更新:2024-05-19 13:20:12|字数:4656字

董卓回到雒阳后,次日清晨便迫不及待地召集众大臣,唾沫横飞地宣扬自己在虎牢关如何力挽狂澜,抵挡住了那些关外的乱臣贼子。

一些大臣听闻后,皆以为董卓大获全胜,心中不禁哀叹连连,暗自高呼“天要亡我大汉啊!”

董卓看着众人,得意洋洋地说道:“诸位,如今关外贼人虽已被阻挡在关外,但这并非长久之计。咱家想到了一个妙计,今日特来告知各位。”

一些大臣不知道董卓又要耍什么花招,在下面交头接耳。董卓却不以为意,转身对李儒说:“文优,给大臣们详细说一说!”

“遵命!”

李儒但也不着急,静静的看着大臣们安静了下来,清了清嗓子道:“近日街市传出一首童谣:‘西头一个汉,东头一个汉。鹿走入长安,方可无斯难。’臣思此言,‘西头一个汉’,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,传一十二帝;‘东头一个汉’,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,今亦传一十二帝。天运合回。丞相迁回长安,方可无虞。”

董卓慷慨陈词:“诚然,汉东都洛阳,历经二百馀年,气数已尽。吾观天象,旺气实聚于长安,吾欲奉旨西幸。汝等应速速整备行装。”

司徒杨彪挺身而出,义正言辞道:“关中之地,人口稀少,满目疮痍。今若无故舍弃宗庙,远离皇陵,必惊百姓,致天下动荡。治乱之势,动之易,安之难。望丞相三思。”

董卓闻言,怒发冲冠,瞋目切齿道:“汝莫非想阻挠国家大计?”

太尉黄琬亦毅然站出,力挺杨彪道:“杨司徒所言甚是。昔日王莽篡位,更始赤眉之乱,长安惨遭焚毁,化为一片废墟;加之百姓流离失所,所剩无几。今弃宫殿而居荒地,实非明智之举。”

董卓辩驳道:“关东贼寇四起,天下大乱。长安有崤函之险固;且临近陇右,木石砖瓦,指日可备,宫室营造,不出月余。汝等休要再胡言乱语。”

司徒荀爽挺身进谏道:“丞相若迁都,百姓必不得安宁。”

董卓见众臣阻拦,勃然大怒,拍案而起道:“吾为天下谋,岂会顾惜小民!”

遂将杨彪、黄琬、荀爽贬为庶民。其余大臣虽怒不敢言,只能眼睁睁看着董卓拂袖而去。

董卓刚步出宫殿,登上马车,远远望见二人向车揖拜。定睛观瞧,乃尚书周毖、城门校尉伍琼。

董卓不耐烦地问道:“汝等有何事?”

周毖拱手道:“下官听闻丞相欲迁都长安,特来进谏。”

此时的董卓,犹如被点燃的火药桶,那些大臣的再三阻挠已让他恼羞成怒,这二人更是直接往枪口上撞。

只见董卓怒发冲冠,瞋目切齿道:“我当初听信你二人之言,重用袁绍此人;如今袁绍竟敢造反,你们定是他的同党!来人,将他们推出午门斩首示众!”

左右武士领命而动,毫不留情地将二人拖出都门,手起刀落,两颗人头滚落地上。紧接着,董卓命令李儒下达迁都命令,限来日即刻启程。

李儒抱拳进言:“主公,如今我军钱粮匮乏,而洛阳富户众多,我们可以将他们的财产没收充公。此外,袁绍等叛逆的门下宗党,杀其全家并抄没家产,必能得到巨额财富,如此一来,主公迁都长安的所有费用就无需担忧了。”

董卓当即应允,派遣五千西凉铁骑,将洛阳的富家豪门全部捉拿,约有一千余户,头上插着旗帜,上面写着“反臣逆党”四个大字,全部斩杀于城外,夺取他们的金银财宝。

接着,董卓又命李傕、郭汜驱赶洛阳百姓,数百万人口被迫迁徙长安。每一队百姓都被军队夹在中间,互相拖拽;一路上,无数人死于沟壑之中。军士们还放纵淫乱,强占百姓妻女,抢夺粮食;百姓的哭喊声,响彻天地。

百姓队伍中,若有人行走迟缓,背后就有三千督军手持利刃,沿路杀人。短短两日,整个洛阳血腥味弥漫,死者不计其数,原本繁华的洛阳,瞬间变成了惨绝人寰的无间炼狱。

董卓临行前,还下令军队在洛阳城内四处放火,焚烧居民房屋,甚至连宗庙宫府也不放过。南北两宫,火光冲天;长乐宫庭,化为一片焦土。

此外,董卓派遣吕布挖掘洛阳先皇及后妃的陵寝,盗取其中的金宝。一些军士更是趁机掘挖官民的坟墓。董卓装载着数千车的金银珠宝和绸缎布匹等好物,挟持天子及后妃等人,匆忙赶往长安。

这两天袁绍因雨天为由,不顾众人劝阻,下令暂停攻城。这令曹操等人不禁一阵失望。

这几次攻城,明显防守兵力大不如从前,何况这两日都不见董卓与吕布露面,很明显守城物资已经损耗的差不多,董卓等人说不定都已经撤军回雒阳,这里留下来的只是断后部队而已。

赵云对此也是无奈,他知道此时董卓和吕布怕已经在前往长安的路上,就在这里的部队只是个幌子。

这天一早,一名是士兵慌张的跑进来,说有紧急情报向袁绍禀报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
先看到这(加入书签) | 推荐本书 | 我的书架

如果您喜欢,请把《穿越之赵云传》,方便以后阅读穿越之赵云传第200章 董卓西迁·火烧洛阳后的更新连载!
如果你对穿越之赵云传第200章 董卓西迁·火烧洛阳并对穿越之赵云传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,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