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五章 票房奇迹

作品:逆流文艺时代|作者:半池柳|分类:都市|更新:2023-09-25 00:10:05|字数:8360字

前世《暮光之城》那无脑的剧情之所以火,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。

《暮光之城》颠覆了大众对吸血鬼的认知,让吸血鬼变得不再那么阴暗和冰冷。

另外电影里那处处凹着造型的俊男靓女和电影极为优美的取景,让画面刚刚出来的一瞬间就吸引了无数的年轻观众。

袁梁的这一版,通过对剧情的优化,适当的把男女主之间的感情线拉长,然后把电影的重心放到吸血鬼的超能力上面来,尽力去挖掘吸血鬼这个种族。

这样的优化就使得不管电影还是原着,都脱离了原版的低级趣味,增强了观众的期待感。

《暮光之城》的原着小说前世在北美的销量如何袁梁不太清楚,但仅仅是《暮光之城》原着在全球市场的销量,就已经给袁梁带来了数千万的版权分成。

华纳、环球、哥伦比亚三方之所以要求袁梁赴美举办首映来宣传,就可以看出这本小说的潜力,想要打造出第二个《哈利波特》系列。

当然,这只是袁梁自己的看法。

在到场的好莱坞影视同行面前,《暮光之城》除了对吸血鬼的重新定义之外,能够吸引他们的东西并不多。

但这对刚刚看完电影的原着粉来说,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
袁梁的原着,就是根据电影的环境写出来的,小说中的画面老早就呈现在了袁梁的脑海中。

所以当袁梁把自己脑海中的画面还原到电影荧幕上,原着粉顿时就变得无法自拔了。

第一部虽然只是铺垫,但电影不管在场景、打戏还是人物形象方面,都做出了深度的还原。

甚至一开始北美的书粉比较反感的来自华夏的女主,在看到电影的那一刻,书迷们也都开始抱着一种包容的态度去接受。

无他,电影艺术和文字艺术始终是存在误差的。

当书迷们在书里没能找到的答案开始慢慢在电影中凸显出来,书迷心中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很难描述的。

“原来是爱德华劝贝拉离开的,我说怎么第二部的故事是从华夏开始的?”

袁梁版本的《暮光之城》当然不会像原版那样又臭又长。

电影既然加入了僵尸元素,袁梁自然就要把僵尸的设定加入到电影中。

第二部拍狼人,第三部拍僵尸,第四部拍西方古老的吸血鬼家族。

一部一个新的元素,这才是袁梁对《暮光之城》整体的规划。

电影结束,随着影厅里的灯光亮起,袁梁也领着主创团队来到了银幕前。

《暮光之城》的几个主演中,最出名的大概就是出演爱丽丝的斯嘉丽了。

原版演爱丽丝的阿什丽,形象上就和寡姐比较的相似,再加上之前寡姐试镜过《超体》,袁梁也就没有再去找原版的阿什丽。

除了斯嘉丽,杨密和韦斯利在好莱坞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。

但这一刻,当主创团队走上台,却得到了媒体和书粉们的赞扬。

几人刚登台,记者的话筒就递到了跟前。

“杨密小姐,你在电影里的表现很精彩,《暮光之城》也颠覆了我们对于吸血鬼的认知。

不知道在杨密小姐心里,吸血鬼到底该是什么样的呢?”

杨密接过话筒,心里难免还是有些紧张,毕竟跟前的记者用的可是英语。

她扫了眼袁梁,目光很快挪到了身边的韦斯利身上,“大概就跟保罗先生一个样吧,你们看他的样子,是不是有种电影中吸血鬼的冷酷感呢?”

杨密很巧妙的化解了记者的难题。

记者又把话头对准了韦斯利,让他评价了一番杨密和其他人的表演。

但几个主演都只是开胃菜,媒体和好莱坞的影视同行们也都明白,《暮光之城》能达到何种的高度,主要还是得看袁梁这个导演。

兜兜转转,话筒回到了袁梁手上。

“电影很精彩,袁梁导演的作品一向都不会让人失望。

那么请问袁导,你这次对于《暮光之城》在全球市场的预期是多少呢?”

袁梁笑着拿起话筒,“作为电影整个《暮光之城》系列中的第一部,其实只要能够打开局面我就已经很满意了。

《暮光之城》其实很早就杀青了,只是一直忙于后期才没有及时跟大家见面。

相比第一部,我对后面的三部有着更坚定的信心。

所以我对第一部的期待并没有那么高,只要第一部能够有拿到两三个亿的票房,打开电影的知名度,我就已经满意了。”

在媒体面前,袁梁没有去对标原版的《暮光之城》。

而且原版的票房对于袁梁的这一版,也已经没有多大的借鉴意义。

导演的号召力不一样,导演加作者的号召力更是不一样。

再加上原版在国内那一千多万的票房,对于最终的票房数据根本没有起到多大的帮助,票房预估什么的,也就应付媒体而已。

“那华夏市场呢,华夏市场可是袁导的大本营,袁导在华夏市场的号召力可是首屈一指的!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
先看到这(加入书签) | 推荐本书 | 我的书架

如果您喜欢,请把《逆流文艺时代》,方便以后阅读逆流文艺时代第三百三十五章 票房奇迹后的更新连载!
如果你对逆流文艺时代第三百三十五章 票房奇迹并对逆流文艺时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,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。